(资料图片)
中国山东网-感知山东7月28日讯 7月28日,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,2018年2月,国家确定山东省为全国首个医养结合示范省创建省份,赋予山东省先行先试、积累经验的重要使命。经过5年实践,全省12个市、120个县(市、区)建成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先行区,形成一批特色成效明显、可供复制借鉴的服务模式,省级推广13种服务模式和172个典型案例,23个案例做法在全国推广,13个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世界卫生组织评为医养结合典型经验。
发布会上简要介绍了4种广泛推广的典型模式。
一是“居家医养、医护巡诊”服务模式。以家庭医生签约为载体,依托长期护理保险、家庭病床制度、老年人健康管理等途径,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优先签约、上门服务,打通医养结合“最后一百米”。截至2022年底,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率达到86.3%。
二是“机构医养、两院一体”模式。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一个法人,或通过一体化建设、签约合作、托管、派驻医护人员等形式,开展紧密型合作,为入住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,全省已有553家乡镇卫生院(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)与养老机构建立“两院一体”模式,医疗和养老机构签约服务近4500对。
三是“社区医养、智慧服务”模式。创新大数据、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平台,通过一键呼叫、个性接单、分类派单等方式,把健康指导、康复护理等服务送到社区老年人身边。目前,全省已有345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。
四是“机构延伸、医养入户”模式。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在社区嵌入设置或托管养老服务机构等方式,发挥带动辐射作用,下沉优质资源,把医养结合服务延伸至社区,已有352家医养结合机构实现医养服务入户。
山东将持续推动适老化服务模式探索创新,健全完善各类标准规范,深入实施服务质量提升行动,全面加强服务监管,努力为全省老年人提供更多、更好、更优质的医养健康服务,持续增强老年人健康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中国山东网记者 葛婷婷 报道
关键词: